<button id="o9ogx"></button>

  • <rp id="o9ogx"><object id="o9ogx"><input id="o9ogx"></input></object></rp>

    1. <button id="o9ogx"><object id="o9ogx"></object></button><em id="o9ogx"><acronym id="o9ogx"><input id="o9ogx"></input></acronym></em>
    2. <s id="o9ogx"></s><s id="o9ogx"></s>
    3. <th id="o9ogx"><p id="o9ogx"></p></th>

      <rp id="o9ogx"></rp>
    4. <tbody id="o9ogx"></tbody>
        <rp id="o9ogx"></rp><dd id="o9ogx"></dd>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

          “中化情 三農夢” 黑龍江建三江水稻側深施肥現場會舉行

          時間:2017-05-27     來源:

          “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條線,這側深施肥效果是實打實得好。今年我近400畝水稻都用上了這個技術。” 5月15日,正是水稻插秧季,“中化情 三農夢” 黑龍江建三江水稻側深施肥現場會舉行,黑龍江省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創業農場第四管理區種糧大戶張錫成正緊張地調度工人插秧。側深施肥插秧機隆隆駛過,綠油油的秧苗整整齊齊插到了田里,同時,肥料也施到了地里。腳踩泥漿跟著插秧機,中化化肥黑龍江分公司農化經理丁亮邊仔細查看,邊叮囑道“施肥要均勻,用量要準確,盡量插滿插嚴。”

          建三江管理局農業局局長李國俊介紹,憑借建三江管理局水稻側深施肥的技術優勢和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水稻側深肥良好的施用效果,近年來,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在建三江地區迅速推廣,應用面積由2015年的4000余畝迅速提升至今年的140萬畝,估算為農民增收16800萬元。

          “這個技術我已經觀察2年了,效果實實在在是好,所以今年決定用。我這么多地,萬一有個啥閃失,損失不起呀。”張錫成今年是第一年應用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去年的教訓尤其讓他下了決心應用這個新技術。“去年我的鄰居用了側深施肥我沒用,一樣的品種,一樣的地塊兒,他的苗前期還不如我的好呢,結果后期還超過我了,每畝比我多打了120斤,120斤就180多元呀,按400畝算就是7萬,一下子我就上火了,決定今年全部用上。”他高興地說,“去年一坰地(一坰地相當于15畝)要用1000多斤的‘老三樣’肥料,今年一坰地用側深施肥只用不到900斤就行。國家有號召,要減量用肥,原來撒施肥的方法減不下來,用這個方法能減下來。”

          七星農場第一管理區種糧農戶閆大明的150畝水稻插秧已經完成,今年已經是他第三年用水稻側深施肥技術了,“論效果,插秧時基蘗肥同施省了人工,用肥量也下降了,產量每畝反而提高了120多斤,出米率由原來的6.9提高到了7.2,收稻谷時按質論價,我每畝保守能多掙120多元。”他用的側深施肥插秧機是國產的,除了補貼,也是7萬元就拿下來了。七星農場110萬畝水稻田現在有26萬畝使用了水稻側深施肥技術。

          水稻側深施肥是個啥技術?丁亮介紹,它是指在精準插秧的同時,在距水稻秧苗根部3-5厘米且深度為5厘米的位置施以肥料的局部施肥技術。這項技術實現了插秧同步施肥,返青分蘗不追肥,減少了人工作業次數,相比傳統施肥減少了用工量,節約勞動投入成本。同時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減少肥料投入。解決了施肥過量與肥料利用率低、人工不足等困擾我國水稻生產的突出問題。具體來說,側深施肥由于肥料條施集中,在土壤中濃度較高,增加了吸收壓力,使水稻吸收速度加快;位置確定,距離根系近,有利于返青后直接吸收利用;不分散、不表施,減少了肥料蒸發、徑流、排放造成的肥料損失和污染,氮素利用率可從30%提高到40%,保證了水稻生長期間養分供應充分及時,促進了分蘗的早生快發,形成良好的群體結構,有利于增加分蘗,提高穗粒數和干物重,從而提升產量、品質和效益。

          中化化肥副總經理毛峰介紹,自2015年起,中化化肥在建三江管理區15個農場進行了大量的田間試驗和示范,結果表明,施用中化水稻側深肥,水稻長勢更好,水稻株高、分蘗、出米率等比常規施肥高,水稻增產超過7%,肥料減施10%,農戶每畝增收超過120元。

          “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在日本推廣應用較早,我國也早就開始了相關技術研究,但是機械和肥料配套不上,所以遲遲沒有實際應用。2012年,建三江管理局開始進行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研究應用。”李國俊介紹。2013年,他們引進了日本企業生產的側深施肥插秧機,在建三江15個農場460畝水稻田進行試驗,但在試驗過程中發現,我國現有水稻專用肥顆粒硬度低,吸濕性大。肥料吸潮后,經氣流吹出時會發生顆粒粉化,粘結堵塞施肥機的施肥管,必須拆卸進行清理干燥后,才可繼續使用,影響施肥機的使用效率。日方人員也提出,中國缺少適宜的肥料產品,應用水稻側深施肥技術需進口日本肥料。問題是,日本肥料價格高昂,大面積推廣成本很高。在這種情況下,建三江管理局找了國內的很多化肥廠商生產相應的肥料,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2013年,他們找到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希望開發符合水稻側深施用的肥料產品。

          2014年,中化化肥與建三江管理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水稻側深施肥專用肥開發”項目正式啟動。由中國農業大學、建三江管理局、化肥公司組織研討會,確定基蘗同施的研究方向,提出肥料配方。為推進水稻測深專用肥專項規劃的實施,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組建了集研發、生產、營銷和農化服務于一體的強矩陣研發團隊,通過廣泛、深入的產學研合作,開展產品開發、試驗示范、產業化和農化服務。丁亮就是駐扎在這里的團隊中的一員,他在這片黑土地上已經呆了三年,在試驗田進行對比試驗,春天插秧時指導農戶,秋天測產開現場會推廣,冬天培訓農戶掌握相關技術。

          根據水稻側深施肥技術要求,結合水稻養分需求規律,中化化肥重點攻關并集成先進的新型肥料技術,改進和耦合肥料制造工藝與裝備,開發出高效的水稻側深施肥專用肥,肥料強度和吸濕性能達到要求指標,提升了氮素利用效率,還根據建三江區域養分豐缺指標和水稻對中微量元素的需求,在水稻側深肥中添加了螯合鋅和有效硅等。通過對生產過程關鍵點的持續跟蹤,農化服務團隊深入了解產品的不足和亟需提升的節點,及時反饋給研發部門和生產部門,持續進行升級改進。

          中化化肥科技創新中心研發管理總監任先順介紹,側深施肥項目開展三年來,產品升級3次,解決了緩釋效果、防漂浮、水綿發生等一系列問題。光是今年,中化化肥就升級了2款新產品進行試驗示范,同時繼續研發試驗側深施肥一次性施肥免追肥等課題,以更好地適應規模化種植的需要。

          現在,黑龍江除了建三江,黑龍江農墾在牡丹江、寶泉嶺、紅興隆等水稻種植大區也在大力推廣水稻側深施肥,全國其他地區如江蘇、安徽等地也在示范推廣此項技術。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一,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新闻